如何延緩糖尿病發生?專家:把牢「最后一關」很關鍵!
2021-12-06
隨著科普的傳播,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,糖尿病是一種很“難纏”的疾病。
一旦有了糖尿病,不僅我們的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,心血管疾病,甚至癌癥,死亡的風險都會隨之增加。
人數比糖尿病確診的人還要多
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發病前的過渡階段,包括了空腹血糖受損(IFG)、糖耐量受損(IGT)和兩者的混合狀態(IFG+IGT)。
1.6.1mmol/L≤空腹血糖<7.0mmol/L。
2.7.8mmol/L≤糖負荷后2h血糖<11.1mmol/L。
滿足任一條件,就是糖尿病前期。眾所周知,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很高,但少有人知道,其實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比糖尿病確診的人群還要龐大。
據統計,我國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15.5%,預估有1.48億人。
也就是說,差不多有1.48億的人,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糖尿病患者。
而這個過程是多久呢?
荷蘭曾有一項研究顯示,若不進行任何干預,有64.5%的IFG+IGT個體、33%的IFG個體及33.8%的IGT個體將會在6年內轉變為糖尿病。
此外,我國的大慶研究也表明,如不進行干預,每年約有7%的IGT個體會轉化為糖尿病。
由此可見,糖尿病前期距離糖尿病只有“一步之遙”,而干預與否是決定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否能避免進展成糖尿病的關鍵。
糖尿病前期是“分水嶺”
干預的核心是減重
作為糖尿病的一個“特殊”階段,糖尿病前期也被認為是一條“分水嶺”,它的出現意味著將來發生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、微血管病變、腫瘤、癡呆等疾病的風險增高。
目前,有大量證據顯示,有效干預糖尿病前期可明顯降低其轉化為糖尿病的風險。
有研究表明,肥胖者的2型糖尿病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3倍;男性腰圍≥85cm和女性腰圍≥80cm時,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別為腰圍正常者的2-2.5倍。
1.每日用鹽不超過5g;
2.餐前喝一杯水;
3.放慢進餐速度,每餐15分鐘以上;
4.調整進餐順序,湯→蔬菜→葷菜→米飯等主食;
5.每日30分鐘以上的中至高強度的運動。
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前期?
建議40歲后每年測1次空腹血糖
從血糖正常,到糖尿病前期,再到糖尿病階段,我們的血糖會呈現一個連續升高的過程,而糖尿病并發癥發生風險也隨之不斷升高。
越早阻止糖尿病進展,逆轉血糖升高,可有效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風險。而早期發現糖尿病前期,就顯得尤其關鍵。
那么,該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前期呢?
中國疾控中心、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建議,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應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,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。
而除此之外,如果屬于糖尿病高危人群,最好能進一步做靜脈血漿血糖檢測(FPG、任意點血糖)。
高危人群為,滿足以下任一條件者:
1.年齡≥40歲;
2.超重與肥胖;
3.高血壓;
4.血脂異常;
5.靜坐生活方式;
6.糖尿病家族史;
7.妊娠糖尿病史;
8.巨大兒(出生體重≥4Kg)生育史;
9.糖尿病前期人群。